close
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:2009/07/13 14:38 楊舒婷



【台 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】青少年時期的語言能力好壞,可斷定未來六十年的記憶力表現、預測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?美最新研究指出,早年擁有優異語言技巧 的人,就算晚年腦部呈現罹患癡呆跡象,仍不易有記憶力問題。不過,英國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專家對此持保守態度,認為成果有趣,但樣本數太低,恐不具代表性。


一般認為導致癡呆的原因,和血小板凝塊、腦神經細胞糾結有關。然而科學家至今尚未弄清楚,為何只有某些人會因為這些現象產生大腦癡呆的結果。


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則提供了不同檢視結果。研究團隊觀察38名天主教修女的腦部結構,並以受試者的記憶力表現分組,研究其中14名修女在20歲左右入修道院時所寫的文章,分析其語言使用與文法結構。


研究結果顯示,無記憶力問題、或腦部有罹患癡呆跡象但尚未出現症狀的修女,在語言使用分析得分上,比另一組修女分數高出20%。文法結構的分析得分則沒有差異。


計畫主持人托寇斯可博士表示,雖然這項研究的樣本數不多,結果卻令人雀躍艷。他認為青少年時期所作的智力測驗,也許能有效預測未來五、六十年的認知能力,以及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關係。


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信託基金(Alzheimer's Research Trust)執行長羅貝嘉‧伍德則認為,仍有例外存在,比如知名作家泰瑞‧普萊契、艾瑞絲‧梅鐸,縱使展現優異的語言能力,卻仍有癡呆症狀。


這項研究報告刊登於網路版《神經學》(Neurology)期刊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寂寥月 的頭像
    寂寥月

    搖蕩香醪光欲舞

    寂寥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