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<label>自由</label> 更新日期:2008/03/24 04:09

〔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〕總統大選馬蕭勝選,隨即面對物價上漲壓力,主導馬蕭教育政見、被視為閣揆可能人選之一的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,一向積極主張學費自由化,陽明等多數大學都期待「新的教育內閣」鬆綁學雜費政策,部分學校預估今年大學學雜費恐怕擋不住漲勢,漲幅可望超過往年的三%至五%。


大學期待學雜費鬆綁


事實上,劉兆玄兼任私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,去年就率先提案要求教育部開放大學學雜費自主調漲十%,今年大學招生在即,教育公共化連線等教育團體昨日均對此表示憂心。


劉兆玄昨天對於擔任閣揆意向、是否持續支持開放大學學雜費自主調漲,一律低調以「不清楚」回答。


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則指,台灣的大學學雜費是全世界最便宜的,水電費漲、委外清潔工等人事成本漲,財政缺口愈來愈大,九十六學年陽明已虧損一億元,部分人事費、設備費都得靠頂尖大學的五年五百億專案經費支應,新政府應該開放學雜費政策。


清華大學教務長王天戈則說,物價飆漲,學雜費有必要調漲,但還是得看新政府政策而定。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也說,五年五百億、卓越計畫經費,嚴重稀釋一般大學校院經費,他呼籲學雜費政策應更自由彈性。


家長要求全面凍漲


部分學生、家長團體則疾呼,民生物品漲幅已達兩成,勞工薪資沒有調漲狀況下,新政府應對學雜費全面凍漲!


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期許,「劉兆玄以前是校長,未來若是閣揆,身分不同,應會考量整體社會環境的艱苦」。


教育公共化連線召集人、台大城鄉所研一生于欣可則質疑,教育部將學雜費政策「掛」在評鑑機制下,即評鑑績優者可以獲准調漲,但評鑑制度本身猶有諸多問題尚未解決,新總統必須定位清楚,學究竟是「教育」還是「商品」?


于欣可不滿,就學貸款人數創新高,學雜費若漲五%,一學期一人調漲約兩千五百元,學生若靠一小時打工工資九十五元,得多工作近三十小時;一個家庭若兩個孩子讀大學,則一學期得多繳五千元,等於要兩萬元收入的人多拿出四分之一的薪水,新政府必須審慎考量學雜費問題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寂寥月 的頭像
    寂寥月

    搖蕩香醪光欲舞

    寂寥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