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喝水多不如喝得巧─內容擷取於中時新聞
  專家提出,劇烈運動後如果因口渴而大量喝水,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,運動後出汗多,鹽分本來就容易喪失,進而導致細胞滲透壓降低、鈉代謝平衡失調,發生肌 肉抽筋等現象。過多的水滲入到細胞和細胞間質中,造成腦細胞腫脹會引起腦血壓升高,容易出現頭疼、嗜睡、心律緩慢等水中毒症狀。

運動後正確的喝水方法是「分次飲用」,一次不應超過200毫升,至少間隔15分鐘再喝水。另外飲水速度要慢,不可猛灌牛飲。


另外補充水分最好以溫淡鹽水為主;也可以喝鹼性運動飲料,以補充體內因出汗而丟失的鈉,緩解身體疲勞。


冬季常見的困擾─「寒冰掌」


每到冬天,氣溫逐漸下降,有些人就特別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困擾。例如體型瘦小的女性;有貧血、低血壓或低血糖的患者,還有一些老年人或身體衰弱的朋友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症狀,甚至會不好意思和別人握手,就怕自己的「寒冰掌」會把別人嚇一跳。


臺北縣立醫院中醫師鄭昌賢表示,藉由中醫體質調理可以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。從 中醫觀點來看,冬季是陽氣內伏的季節,而手腳相對於身體軀幹而言是人體的末稍。冬季「陽氣內守,不達四末」,所以在冬天特別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。手腳 冰涼的現象又可以簡單區分為兩種類型:一種是手腳冰涼,身體也怕冷的,這種人大多是「虛寒」體質;另一種類型是手腳冰涼,但是身體卻熱呼呼的,這是因為身 體陽氣無法運送到手腳末稍所致。這兩種體質都可以透過中醫的體質調理而改善。


除了中醫體質調理外,幾點日常小建議也須留意。


【規 律運動】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每週最少三次,每次約20-30分鐘,做到稍微出汗為止。建議你不妨一早起來做運動,健走大步往前走,雙手順便甩一甩,走上 30分鐘,全身就會熱起來。運動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,更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的能力,讓你整天都充滿活力。


【重視飲食調理】鄭昌賢醫師指出,在冬季的日常飲食應以「溫」、「補」為主,避免冰涼飲品、生冷食物和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。合理安排一日三餐,攝取均衡、營養的食物,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。有抽煙習慣的朋友,因為抽煙會導致血管硬化、降低身體血液循環,建議要戒煙或減量哦。


【注重防寒保暖】冬季氣候變化多端,要多添加衣物,加強身體及手腳的保暖,如騎乘機車要戴口罩、手套;睡覺前,記得穿上保暖的毛襪,不僅可以幫助雙腳防寒,更可以改善睡眠品質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?aid=4160


首次印證「大腦前瞻」假說 記憶力差、想像力弱 老化癥兆
時報 更新日期:2008/01/12 08:47 【朱立群/台北報導】



 人類過去的經驗,往往是未來行事的依據。但美國哈佛大學最新研究指出,隨著年齡增長,除記憶減退外,對未來的計畫能力與想像力也會隨之下降,首次印證「大腦前瞻」(propective brain)假說,成果剛剛登上《心理科學》(Psychological Science)期刊,受到國際注意。


 大腦前瞻假說係指「回憶過去」與「想像未來」涉及相同大腦神經運作機制。哈佛團隊進一步證實:「想像未來」會受到「回憶過去」影響;高齡者記憶衰退時,對未來的想像及規畫能力也走下坡。


 研究主持人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夏克特(Daniel Schacter)是大腦記憶研究權威,他表示,研究受測者年齡介於廿五至七十二歲,經研究團隊提示關鍵字後,他們必須回想個人過去相關親身經歷,以此判定不同年齡者的記憶程度。


 結果發現,年輕人對親身經驗如數家珍,多數能夠細說事件發生的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;年長者的回憶能力則明顯較弱,記起事物較少,對過去描述零碎不確定。


 根據回憶內容,研究者再用同一個關鍵字提示受測者,要求他們依據關鍵字規畫未來。結果發現,年輕者計畫能力較強,例如,可能會說「下周開車載女朋友去鬧區看電影,結束後開車載她回家,途中順道加油。」但年長者對未來的規劃明顯較弱,只說「一個人開車,油錢很貴」等零散想法。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寂寥月 的頭像
    寂寥月

    搖蕩香醪光欲舞

    寂寥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