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廣東陽江東平鎮外十八海里的海域連晚上也是燈火通明。這裏有全中國價值最高的兩艘船。海面上的是造價七億元人民幣的拖吊船「華天龍」,水下廿多公尺躺著沉睡八百多年無價的「南海一號」及船載文物。
目前,「華天龍」正進行「史上最昂貴」打撈的最後一步,迄今已耗資七千一百多萬人民幣。廿日,「華天龍」放下鋼索扣住包覆「南海一號」沉箱,「海上敦煌」廿二日就要重見天日了。
大陸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工作人員表示,二十日,「華天龍」要完成對沉箱十六個吊點的「落吊」工作。負責拖運「南海一號」的半潛駁船「重任1601」也完成了拋錨定位。
在離沉船地點一公里外的海面,因出水時間已倒數計時,邊防武警加強警戒。除原先兩艘武裝巡邏艇外,陽江市邊防支隊加派了六艘快艇。
十九日晚七時許,在廿盞照明燈照射下,「華天龍」揚起十層樓高的巨臂,將支撐架對準「南海一號」上方。支撐架長三十五點七公尺、寬十四公尺,上有十六個巨型鋼帽及穿引鋼索,與沉箱頂部結構位置一致。昨日,潛水人員已把鋼纜牢牢鎖在沉箱上。
與此同時,工作人員正切割沉箱的三十六根鋼纜塊節點,在二十二日零時前,要切割完廿八個點,十時出水前,再全部切割。留下八個塊節點是考慮出水前,防止上、下沉箱發生位移對箱內的「南海一號」造成損壞。
「南海一號」出水後連海水及沉箱重三千五百噸,將由有四千噸吊力的「華天龍」吊放到「重任1601」上,這艘半潛駁船的甲板將下沉水面約十五公尺,以確保沉箱浸在海水中。
隨後,駁船及拖吊船將緩緩駛向約三十海里外的海陵島「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」。將「南海一號」送入館內的「水晶宮」。如果一切順利預計扺達碼頭時間是廿三日。